首頁 教育文化構建的人性基礎

第三節 形成東西方教育文化要素的概要性陳述與比較(二)

字體:16+-

(要點)從不同的曆史階段,尋找影響教育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會發現500—1500年之間,東西方教育文化的異同之處是比較明顯的。

500—1500年之間,形成中國教育文化基礎要素概要性陳述

(觀點)從整體上看,近千年的中國處於相對穩定時期,這對於這個時期的教育文化特點的形成,必然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經濟基礎要素。在這一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雖然經過隋、唐、宋、元、明等朝代的更替,但是除去中國曆史上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期間的社會動**之外,從曆史的視角看,中國更多處在和平穩定的發展期。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早期的農耕經濟基礎,完備而嚴格的行政組織、戶籍管理製度,將中國農民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之上,相對人口總數有職業轉換的人較少,即便是農民的遷徙流動,也是依靠有相對富有土地資源的流動。或者說,農民較少流動到城市。因此,就全國範圍來講,中國始終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由於中國是較早地完成了中央集權製的封建帝國,而後又經過各朝代進行土地改革、興修水利等措施,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為手工業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加之唐、宋、元、明等朝代部分時期的開放與包容及帝國疆域的優勢,又較好地促進了手工業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因此,唐、宋、元、明等朝代曾一度出現了繁榮的商品經濟形勢,但是中國曆朝奉行“重農抑商”政策,所以商品經濟在全國範圍始終處於次要地位、從屬地位,而自然經濟始終處於主要地位和主導地位。

政治基礎要素。自秦朝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開始,從曆史的角度看,中國近千年絕大多數時間都處在中央君主專製製度之下,即便是處在分裂時期,各分裂的集團小國,依然是濃厚的“中央君主專製製度”。自秦朝開始的行政製度,近千年來,在稱謂上雖然有過一些改變,但是行政製度在本質上沒有根本變化。然而,在官員的選拔上,卻發生了實質性變化——隋朝創立了“科舉考試製度”;這一製度,在各朝代科舉形式與內容雖然有變化,但是“科舉選拔官員”這一製度始終沒有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