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人類每個生命個體追求生命最優,必須建立在人類生命群體追求生命最優的基礎上才能夠長久;而人類生命群體要實現追求生命最優,必須通過人類生命個體追求生命最優得以實現。
追求按教育本質辦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抑或是每位公民對教育最基本的態度。不要超越教育本質或教育目的去賦予教育某些短平快的功利價值。
人類個體最優與群體最優的關係
(觀點)社會化大分工無疑促進了人類教育的發生與發展,同時,進一步彰顯了人類生命個體或群體本質屬性賦予教育價值的追求。教育的本質(目標或目的)是讓人類生命個體或群體追求生命最優或實現幸福生活。
大家知道,人類生命群體是由一個個人類生命個體組成,而人類生命個體的本質屬性是在追求生命最優(已經討論)。那麽,人類生命群體是否也在追求生命最優?人類生命群體追求生命最優與人類生命個體追求生命最優是不是完全一樣呢?呈現著怎樣的關係?下麵作簡要的討論。
沒有人類生命個體,就不可能有人類生命群體。如果逆向思維:沒有人類生命群體,也就不可能有人類生命個體的存在。或者說,人類生命個體的存在,必須建立在人類生命群體存在的基礎之上。從這兩種表述來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組成人類生命群體的眾多個體中,如果某個或極少數(相對種群個體)個體不存在,不會對人類生命群體是否存在構成威脅(否則這個種群將滅絕)。對此,要確保人類生命個體的存在,必須確保人類生命群體的存在。因此,每一個人類生命個體,都要成為人類生命群體的正向關係,至少不能成為人類生命群體的負向關係,否則,必將被人類生命群體所淘汰。
如果假定:人類每個生命個體對人類生命群體都不成為正向關係而隻在於追求自身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最優,那麽,勢必存在生命個體之間不擇手段的、不顧其他生命個體的存在而進行殘忍競爭。競爭的最終結果,理論上隻能剩下人類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這一個生命個體也必將走向滅亡,人類生命群體結束。然而事實證明,人類生命群體不僅沒有結束,而且人類生命群體整體上趨向於生命最優化,即人類生命群體追求生命最優。為什麽有這樣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