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荊塗,悠悠渦淮。大禹治水、卞和獻玉是淮河文化、懷遠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尊崇奉獻與忠誠的人生信條,在這片土地上嘔心瀝血常年耕耘三尺講台上可親可敬的人民教師,秉承著奉獻與忠誠的傳統,用自己的生命與**書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師愛頌歌。
教育事業是崇高的,這崇高首先是由高尚的心靈鑄就。甘於淡泊、甘於平凡,於淡泊中明誌致遠,於平凡中孜孜以求德業雙馨;教育事業是光彩的,這光彩是由青春的熱血織染,樂於奉獻、勇於進取,在奉獻中追求人生的價值,在進取中收獲生命的快樂。黑板、粉筆、課堂,點亮多少孩子的眼睛;坎坷、泥濘的求學之路,多少莘莘學子在老師的攙扶與引導下越走越寬。當代著名作家祝興義、航天精英王宗銀、商界巨子史玉柱、中科院院士張本仁、張裕恒……他們都是從這塊土地上走出來的學子。懷遠縣教育局組織編寫的《大愛如歌》一書,以平實的手法敘述了教師群體中先進代表的感人故事。書中所述先進人物身上閃耀著許多可貴的東西,這正是教育工作者們需要代相傳承的精神瑰寶,是教育事業永葆青春活力的源頭活水。
在為本書作序之際,我由衷地想到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師們,在生死關頭,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拚死保護學生的生命;在危難時刻,不顧個人和家人安危,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義無反顧奮力搶救危難中的學生;在困境之中,強忍悲痛,曆盡艱險,迅速組織受困學生安全轉移,並堅守崗位,迅速投身災後重建,恢複正常教學。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害,見證了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揭示了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崇高境界,向世人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輝,體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崇高師德和時代風範,在全社會產生了極大反響,贏得了高度讚譽,在地震廢墟中矗立起令世人景仰的巍巍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