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建築管理是建立在多種知識基礎上的一個活動領域,建築學、美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都對它產生影響,這裏隻就近些年來對學校建築發展影響比較大的教育科學、人體工學、環境心理學和生態建築學的有關內容作簡單介紹,從事學校建築管理和研究的人員即使不能諳熟這些知識,也應當有粗淺了解。
一、學校建築管理的教育思想基礎
當代的學校建築早已經越過了“粗茶淡飯,維持生存”的階段,不再僅僅是為師生尋找一個遮風避雨的學習空間。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以科學技術革命為推動力的“學習的革命”把對人的關懷、對年輕一代創造潛力的塑造推向教育的核心,學校建築的設計也逐漸滲透了這種精神,把它作為指南。
1.追求“全人”發展的課程目標
傳統的課程目標有社會本位、生活本位和個人本位之說。上述幾種目標的現代綜合就是“全人”發展的教育目標,更適合實際。“全人發展”基本等同平常講的“人的全麵發展”,但更為深化。它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現實的人,看到他們多層麵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群體交往、自我表現、追求知識和美的需要。這些需要的實現成為學生發展的綜合動力。“全人”還指全體學生,包括高年級學生和低年級學生、男生和女生、身體健全的學生和身有殘疾的學生,以及具有各種愛好和特長的學生。當代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的目標、類型和實施方式都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傳統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讀、寫、算方麵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但是到20世紀末期,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溝通、協作、公民性被列為課程的綜合目標,課程形式也改變單一的學科課程、傳授型課程和必修課程,發展出活動課程、研究型課程和選修課程,課程門類從有限的十幾種擴展為幾十種。根據這些變化,當代學校建築中教室的數量和種類必須擴充。傳統中小學教室數量隻注意普通教室建設,按班數配置,在此基數上多出兩三間備用教室。發達國家的教室數量一般都按班級數的150%配備,盡量給各門學科配備專用教室。由於新課程設計加大了學生的活動,教室空間麵積也大大擴展了,日本中小學校教室的平均麵積在75平方米左右,美國則在90平方米左右(而他們的班級學生數額則隻有25~35名),在這樣大的空間內,要放置學生的儲物櫃、書架、學生用計算機,還要給活動式教學留下學生走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