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學校工作質量管理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學校管理者對教師工作進行檢查來實現;第二,以對最終成果的評定和考核為主;第三,考核的內容分散,缺少全麵性。這種質量管理方式仍局限於管理者個人的經驗之上,沒有係統性,計劃性也不夠,全憑管理者的個人自覺性行事。這種情況必然造成學校內工作質量的不平衡,各個部門或個人間工作質量互相掣肘,管理工作缺乏連續性的傾向。為克服上述問題,可以借鑒工業上推行的全麵質量管理的經驗。
全麵質量管理是一種全新的質量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術。工業質量管理在其發展中經曆了事後檢驗、統計管理和全麵質量管理三個階段。事後檢驗是古老的質量管理模式,它以剔除廢品為保障出廠產品質量的方法,這是一種浪費資源和勞動的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休哈特(Schewhart)等人推廣了質量管理的統計學方法,運用數理統計方法確定質量問題發生頻率最高的環節,進而決定在哪一方麵采取控製措施,從而使質量管理轉向了“預防缺陷”,取得了巨大成效。但這種管理仍帶有很大被動性,將管理建立在“問題必然要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認識之上,不敢設想一種主動的、近乎完美的管理。但是現代高技術的發展要求質量管理必須逼近“無缺點”,否則在一個複雜的巨係統中,小小的錯誤或缺點就會被放大成毀滅性的災難。在60年代,美國管理專家菲根鮑姆(Fiegenbaum)等人提出了全麵質量管理的新觀念,把組織管理、數理統計和現代科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建立了一整套質量保障體係,使質量管理工作進入了更高階段。
一、全麵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
1.企業或其他任何組織存在與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服務對象做貢獻,滿足其需求。在組織外部,廣大公眾是服務對象;在組織內部,下一道工序或下一個部門就是服務對象。這一認識規定了每個崗位上的工作者都必須樹立為他人圓滿服務的意識,從自己做起,保障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