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管理學(第三版)

第二節 組織理論的發展

字體:16+-

在人類史上,許多古代國家如中國、埃及、波斯、羅馬帝國都曾先後建立起強大的國家組織,綿延不絕的政治的、軍事的和宗教活動,孕育和產生了豐富的組織理論的思想萌芽。從18世紀起,在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基礎上,隨著各個領域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現代組織理論開始生成,並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複雜變化而日益顯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先後出現產生重大影響的組織理論有古典組織理論、人際關係組織理論、社會係統理論和現代權變組織理論。

一、古典組織理論

古典組織理論又稱經典組織理論,它產生於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既反映了人類幾千年各國政府官僚製度的基本組織原理,更揭示了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對組織結構及其運行機製的要求。一般認為,這一理論體係最初的理論表述出現在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這一論著裏,他在這本書中研究了管理職能對提高經濟效率的意義,指出統一控製、專業化的分工以及工作地點位置的接近等管理因素為高效率的生產作出了貢獻,這些觀點在以後一再被重複。但是對於官僚製度的最係統的研究是由德意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做出的,他在研究商業、政治和宗教組織的基礎上,寫出《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來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組織模式,這種組織模式的基本特點包括:

1.建立專業分工,把組織的全部活動劃分為若幹基本作業,作為公務分給組織成員。專業化的分工可以使工作規範化,提高效率。

2.形成等級化的指揮係統。各種公職和職務都按照職權組織起來,每一職位有明文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3.理性地進行人事行政,人員的任用完全根據職務的要求,規定每一職位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範圍,根據個人所具備的、技術資格進行任命,通過考試來進行,所任用的人員要進行專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