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管理學(第三版)

第六節 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教育管理的影響

字體:16+-

公共管理在行政學上是指政府有效地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所謂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指導政府變革的理論和實踐,這些理論和實踐對於教育管理的改革也發生了重要影響。

一、對傳統行政理論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理論產生的原因,在實踐上是受到20世紀70年代經濟上“滯漲”的衝擊,引發了人們對政府全麵而低效地幹預經濟與社會生活行為的反思,重新界定了政府的職能;在理論上,則是對傳統行政學理論進行批判,對政府行為的理論基礎重新解說,建設起一係列新的理論平台。

公共管理理論形成過程中批判的理論對象是威爾遜的“政治—行政二分論”和韋伯的理想官僚製。

1.對“政治—行政二分”論的批評

“政治—行政二分”論的提出者托馬斯·伍羅德·威爾遜(T.W,Wilson,1856—1924)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校長,曾發表《國會政體》《國家》《美國的憲法政府》等著作,1910年當選田納西州州長,1913年當選為總統。1887年,威爾遜在《政治科學季刊》發表了“行政學研究”一文,提出要研究國家行政管理,建立行政學,首先把建立行政學的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在威爾遜諸多的行政學觀點中,最為人們關注的是“政治—行政分離”理論。他認為,行政管理的任務由政治加以確定,公共行政是細致地和係統地執行公共法律。如果行政過多地以政治方式辦事,那麽產生腐敗的可能性就會加大。他的這種觀點反映了當時正在興起的政治和行政分離的要求。政治—行政二分論區分了二者的各自職能,針對模糊狀態下可能產生的各種弊端提出了解決的方略。

但是,這種理論在以後的實踐中也暴露了它指導行政活動時所帶來的弊端。批評者指出,現實中政治與行政是不可分的,美國行政學家休斯指出:政治官員和行政官員“之間的關係是複雜多變的,這些關係不會呈現威爾遜所描繪的那種正式的、線性邏輯的關係。”[10]行政是無法實現價值中立的。休斯引述彼得斯的話說:行政“與政策並非呈現出互不相幹的離散現象,而是互相關聯的。無論是通過主觀方式還是通過客觀方式,行政體係的屬性都會影響到政治體係的產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