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聞盧安克的名字,第一次見到是在2014年,嶽麓書社樓上的歲時紀餐廳,我邀劉良華、張文質,一起見盧安克,天使支教項目的負責人李磊帶他一起來的。
常言“人不可貌相”,但最近我突然明白,人還是可以貌相的。我對盧安克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一個羞怯的大男孩。他年齡與我相仿,一身簡便的運動裝,高高大大的德國人樣子,眼神裏滿是孩童般的天真,清澈見底,幾無雜念。
李磊悄悄地告訴我們,他已經改名,不叫盧安克了,現在叫蒙誌合。大家有些不習慣,偶然問及何以改名的原因,不善言辭的他默不作聲。因為誌合的羞怯和不善言辭,我們的談話也在斷斷續續中展開。李磊說,他就是要尋求新的開始,人生的開始。我明白,他是不想帶著原來在廣西的印記進入湘西,他不想讓自己活在過去的盧安克的印記之中。
盧安克,德國漢堡人,畢業於漢堡美術學院工業設計係。1990年夏天為期3個月的中國之旅,改變了他的人生。從1997年至今,他在中國廣西的大山裏已經待了18年,輾轉多處山村,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在華支教十年,成為2006年感動中國候選人。蒙誌合這個名字是盧安克2012年年底從越南回中國後,在自己教育網站上用來發布個人留言時起的筆名。回中國後,因為無法排除外界對自己內心已經形成的幹擾,造成自己的教學研究無法正常進行,盧安克聽從家人的建議,於2013年9月底回到德國。考慮以後可能不再來中國,離開中國前就將盧安克這個名字的使用權留給夢創公益機構,以便用來為天使支教提供項目傳播功能。2014年年初,因為無法割舍對中國鄉村孩子的感情,盧安克又決心回到中國。這時候,他決定幹脆把當初的筆名當作自己的正式中文名,回到中國後在辦理各種就業及簽證手續時正式做了更名。2014年5月,蒙誌合回到中國後直接去了廣西板烈小學,因為某些原因不能繼續留在學校參與教學工作,他隻能改變以往開學在板烈小學教學研究、寒暑假在長沙培訓天使支教誌願者的工作方式,而是倒過來,開學後待在湘西支教學校,陪伴支教誌願者及學生,寒暑假再抽時間回廣西板烈小學陪孩子,開學前再回到長沙組織培訓支教誌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