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想的教育可能是高效的,但必然是平庸的。我們的教育近百年來一度處於現實的政治經濟的雙重擠壓之中,雖然曾經產生出了像王國維、蔡元培等傑出的充滿理想色彩的教育思想家,但我們的教育現實中卻始終匱乏理想的質素,這固然跟我們民族的務實心理有關,但同樣密切相關的是我們教育理論品質中理想質素的匱乏。急功近利,頭痛醫頭,這使得我們的教育理論研究總是缺少對現實教育問題的更寬的輻射麵,視野過於偏狹,觸不到問題的核心與實質。加上社論體的言說方式,更多地是以指令、規訓的方式淩駕於現實教育問題之上,“把理念與現實分離開,”“把理智的抽象作用所產生的夢想當成真實可靠,以命令式的‘應當’自誇”(黑格爾,《小邏輯》,第44頁),把我們精確設定的“1、2、3、4”加之於現實。正因為如此,我們教育理論研究中的理想性言述,就目前而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教育理論研究應以自身的理想性品質去啟迪現實教育的理想追求。
近年來,不少教育研究者開始了社論體教育言說方式的突圍,試圖尋求一種更接近事情本身的言說方式,自由地表達對當下教育問題的殷殷關切。從傳統的缺少現實張力的教育學話語中走出來,盡可能地麵向教育問題和教育生活本身,以真實的個體身份去做切己性的教育言說,有所思而有所說,思多少說多少,不簡單地下定義、貼標簽、定框架、開藥方,不以真理發布者的態勢侃侃而論。在眾多的追求者、嚐試者之中,肖川先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就是其近十年來不輟耕耘、執著嚐試的結晶。
肖川兄清楚地意識到並且恪守自己言說的個體身份,它“不是投槍,不是匕首,不是檄文,也不是戰鬥的號角”,“也不是為了晉升職稱而炮製的論文,也不是為了課題交差而拚湊的‘成果’”,而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的大實話”,是“直抵內心的言說”(自序)。正因為如此,其筆端,少了無益的束縛,多了自由的空間;有感而發,因事生思,行雲流水,妙語如珠,娓娓道來,斬釘截鐵,擲地有聲。既不故作高深,也不謙謙閃爍,在隨意而自由的言說之中展露其鮮活的才識、飽滿的熱情、靈動的智慧和漫溢於赤子之心的對祖國、對社會、對教育、對人生的摯愛性靈,展露其對人生、世界、教育、文化、曆史的敏感與睿視,以廣厚的學養、溫暖的情懷、敏悟的心智和開闊的視界,來滋潤那些我們平常司空見慣的方塊文字,在他的言說中,“教育”“教學”“發展”“成長”“自主”“職責”這些耳熟能詳的詞魔術般的煥發出鮮亮的色澤,讓人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