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語文

字體:16+-

守住小學語文教學的“常”。

“常”是什麽?“常”是不變的東西,是規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哪些是不變的?識字、寫字、讀書、作文、激發興趣、培養習慣是不變的,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是不會變的。

全國中小學的學生書寫、閱讀、寫作水平有多少達到或基本達到要求的?30年前,呂叔湘先生說“大多數不過關”。如今呢?依我看還是“大多數不過關”。不說別的,有多少學生能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有多少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線的老師心裏有數,但各級教育的領導者、研究者,有多少心中有數的?不敢說。不從實際出發的教科研,“研”出來的東西終究是一紙空文,沒人理會的。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教科研課題才是有價值的。

語文教學為什麽一直為人所詬病?就是沒守住“常”,沒按規律辦事。

寫字的規律是什麽?是描紅、仿影、臨帖,而且要天天描紅、仿影、臨帖。無論是硬筆字、軟筆字,概莫能外。新中國成立以來,誰按照這一規律去指導學生寫字了?目前看來,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這樣編排了,使用蘇教版小語教材和與之配套的“習字冊”的小學生這樣做了。實事求是地說,江蘇小學生寫的字比十年前大有改觀。

教朗讀的規律是什麽?是“跟我讀”(台中師範學院王財貴教授語),是讓學生聽老師讀、跟老師讀。老師讀不好,反複聽別人的錄音也可以。和音樂老師教唱歌一樣,要範唱、領唱。教低年級小朋友,必須領讀。不要怕某些理論家譏笑我們“抱著學生走”。該抱不抱,是不負責任。

教作文也有規律可循,這就是“讀寫結合”。讀是基礎。書,是最好的作文指導老師,每篇文章都在告訴你怎樣寫作文。因此,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包括朗讀),重視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同時要關注表達。要“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麵”(課標語),重視課外的閱讀。課外閱讀要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怎樣表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