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語文意識,教師就應當進一步采用“語文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去建構課堂、組織教學。
所謂語文方式,就是教師與學生在鮮活生動的語文實踐過程中,在聽說讀寫中去親近語文,感受語文。在目前的語文課堂上,並不是所有的學習方式都采用了語文方式。聽說一位老師執教《草船借箭》,用多媒體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於草船借箭的片斷;而另一位教《西門豹》一課的老師,也放了一段西門豹懲治官紳頭子和巫婆的錄像。學生看了當然很開心,課文的故事也就明白了,於是教師便不再花時間讓大家反複讀課文,忙不迭地進行了講問分析。學生看錄像雖然也明白了課文的內容,但那是“看”懂的,而不是“讀”懂的。看懂不能代替讀懂,就因為它主要不是采用語文的方式。也許有人會說,“讀圖”也是一種閱讀,現在是“讀圖”時代了。但“讀圖”又怎能代替得了“讀文”?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識字學詞的收獲得到了鞏固,不同的句式可以逐步地積累,對篇章結構的機理增進了認識,語感又得到了培養……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讀文中把抽象的文字符號在頭腦中轉換成為一幅幅生活的畫麵,並從中獲得想象、感悟能力的提升。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看圖中無法得到的。誰都知道看電視連續劇《水滸》與讀《水滸傳》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是文盲也有能力完成的生活行為,而後者是必須運用一定的語文能力,通過一定的語文方式,才能實現的語文活動。如果在語文課上淡化了語文方式,又怎麽稱得上是在進行語文教學呢!
聽一位老師教《螳螂捕蟬》,展示了一個製作頗為精美的課件:一個皇家的禦花園,一棵大樹的枝葉上出現了一隻蟬,正在振翅鳴叫。不遠處一隻螳螂悄然舉起前肢,正欲捕殺。在近處的另一根樹枝上,一隻黃雀卻盯著它們,好像已在準備進一頓美餐了。這時,鏡頭搖向樹下,一位少年手執彈弓正在瞄準黃雀……顯然,課件形象地再現了這則寓言的內容,小朋友看得自然是“哇”聲一片。但著名的特級教師薛法根在教學這一課時,卻沒有出現這樣的課件,在初讀課文之後,讓全班學生聽寫四組詞語(請兩位學生寫在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