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酒的廣告語是“慢慢品的時候,微微醉的享受”,確實道出了個中滋味。由此我們想到,不僅酒的香醇味需要“慢慢品”,“語文味”又何嚐不是如此。語文是人類生命真情的高歌低吟,其深沉的底蘊與巨大的張力要靠對課文語言的細細咀嚼和悠悠品嚐,才能體悟出其中的耐人尋味之處。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上至宇宙天象,下到鳥獸蟲魚;大至立身處世,小到人情物理,可以說語文是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它和生活同在,與思維共存,跟政治結緣,同科學相親……語文學科簡直成了人見人愛的“大眾情人”。所以,語文課堂也就容易“劍走偏鋒”,它似乎可以四處安身,卻常常容易忘了回家的路。
語文味總是原生於學生“學語習文”的實踐活動之中,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之中。如果教師隻是關注課文言語傳達的內容,隻是大講特講課文說了什麽,並由此洋洋灑灑地牽出與此相關的許多課外資料,以為這就是體現了“語文是一種精神建設”,完全忽略了“課文怎麽說”和“為什麽這麽說”的言語表達之魅力。那麽,這樣的語文課,也許有了濃濃的知識味和文化味,卻沒有濃濃的語文味。文化當然可以包容語文,語文也要深入民族文化的血脈之中,但文化並不能等同語文。因為文化同時也可以包容數學、音樂、體育……乃至人類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忽視了文化與語文在包容之中又有區別這一點,正是導致“泛語文”的症結所在。真正的語文味應當是課文的言語形式和思想內容之間的同構共生之“真”,和諧統一之“善”和珠聯璧合之“美”。語文教材已經把文化複合在其中了,最重要的是教師引領學生去深究課文言語表達的底裏,語文味也就會在這深究的過程中口齒留香、沁人心脾。當然這並不排斥為了更好地讀懂課文,對教材的必要拓展和相關資源的開發。但是這一切應為課文解讀之必需,達成教學目標之必需,是深入文本必然產生的對文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