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向來認為,語文的問題應該用語文的手段來解決;中國的語文,應該用中國的辦法來教。既強調本色,又主張繼承傳統。歸納起來,就是強調母語本體的回歸。中國語言是隨著中國人的生命發展而發展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使它在世界上獨占一席。“傳統的語文教育是當代的語文教育的根基”,因此講授母語,應該講究“誦讀,感悟,涵泳,體味,積累等體現中國人的感性思維為主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我們的課堂,不僅需要活潑的讀寫說,更需要文文靜靜地思考、揣摩、潛移默化。但在我們的有些課堂上,為了活躍氣氛,動輒遊戲、繪畫、表演、歡聲雷動……我們並不反對適當的肢體活動,但語文課上的任何活動,都應為學習語言文字服務,一定要去除課堂上過多的“非語文”現象。教《黃山奇石》,多半節課學生都在用肢體“塑造”黃山奇石的模樣;教《鳥的天堂》整節課都在觀看製作精美的電視片;教《晏子使楚》表演三個故事用了35分鍾;教《地震中的父與子》,正文草草帶過,卻擴展到朱自清的《背影》及其他父愛母愛等好幾篇文章,把語文課上成了家庭情感大觀,等等,不一而足。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這沒有問題,關鍵要看追求的是什麽樣的活躍和用什麽手段追求活躍。筆者在紹興講朱自清散文《歌聲》時,孩子們讀第一段“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一句,讀不出那種陶醉的情態。有一個孩子說能讀“醉”了,結果他把“神迷心醉”四個字像醉酒似的唱了出來,孩子們都興奮地鼓起掌來,台下的老師們也大笑,氣氛不能說不熱烈、不活躍。但這種活躍並不是真正的語文的活躍。後來讀到末段意趣相近的句子,這位同學又舉手要讀,我問他:“你還要唱嗎?”他說:“是的。”我說:“咱們不唱了,咱們要誦讀。”我舍棄了一次即將發生的活躍,但維護了語文的本色。我常想,我們不應該把課堂的活躍等同於熱鬧,不能把課堂變成簡單的鬧鬧哄哄,還是要回歸語文教學的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