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語文

“還是讀得太少”[1]

字體:16+-

賈誌敏

20世紀70年代初,“**”尚未宣布結束。不過,急風暴雨般的鬥爭暫告段落,我終於能走上講台授課了。

暫離苦海,“問題”卻未解決。“稍不老實”,“帽子隨時可戴上”。然而,隻要能為孩子們講課,我也不去管那麽多了。好在“**”之前,我經常上研究課、公開課,對我而言,上課並不陌生,還駕輕就熟。

其時,華東師大教育係李伯棠教授走出“牛棚”也不久。他不顧年邁,經常偕夫人謝老師橫跨上海,一起來看我上課。聽完後,他們會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記得,他話語極少,常用地道的常州話反複說:“還是讀得太少!文章是白話文,學生一讀就懂,何必分析來,分析去的,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多讀課文。”當時,對李老的話語有些不解。日後,我越來越體會到李老語重心長,一語中的。

李老呼籲了整整半個世紀:課堂上要“書聲琅琅”,然而,至今收效甚微。“講腫了的課文”比比皆是。

閱讀課上要少一點“煩瑣分析”和“無效提問”,需要的恰恰是“書聲琅琅”和“議論紛紛”。

多讀,是我國語文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傳統。李白之所以能“日賦萬言,倚馬可待”,是由於他“六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杜甫之所以“七歲思而壯,開口詠《鳳凰》”,也是由於他“群書萬卷常暗誦”的緣故。這個傳統,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讀的訓練,講讀課文一定要以讀為基礎,要求學生多讀熟讀。

讀書過程,正是咀嚼、消化、吸收、儲備語言營養的過程。古人說:“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一篇好文章,不經過反複誦讀,就不能領會其深刻含義。讀得愈熟,領會愈深;讀到滾瓜爛熟,作者語言就有可能轉化為讀者語言,自己在寫作時,就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