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後,中國語文教育在操作上的總體思路,即四個字“舉一反三”。每學期以二三十篇文章為“例子”,進行非常“科學”細致地“拆解”、深入地“鑒賞”、精心地“把玩”、反複地“曆練”,以此達到讓學生“循例”學會聽說讀寫、“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語的目的。前麵師生對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曆練,即“舉一”,後麵學生“循例”“繁衍”大量言語即“反三”。
“舉一”的“一”,還體現出語言學習的局促性:一本教材、一個教師、一個教室、一個班的四五十個學生。每學期隻憑一本教材、在一個教室中、在一個語言導師指導下、一班的四五十個學生一起學語言。一本教材就“典範”地代表了所有語言,一個群體四五十個學生就代表了整個生活,一個教師就是語言的唯一導師。
“舉一”,講究求甚解、深解,不厭其深透、不厭其細微,一篇文章講它三四課時不在話下。“舉一”的目的在於“反三”,讓學生通過此“例子”,看語言怎麽用。“舉一”是數量少,“反三”是數量多。每學期時間教學成績最多30篇文章,1年也就60篇,中學6年最多也就360篇。試圖通過360個例子的學習,讓學生“繁衍”遠遠超出360篇的言語。因此,“舉一反三”的妙諦就在於“以少勝多”。
這種“舉一反三”的思路,實際就是一種完全科學化、理科化的路子,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的路子。學數、理、化等理科課程,講深講透一個例題,後麵就附著相當數量的習題;學生學會一個例題,就會做數量相當多類似的習題。這種總體思路,有成效,但不大,幾十年中國語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費中徘徊,與此大有關聯。
大量的研究、實踐表明,語言的學習規律,恰恰是“舉三反一”。“舉多”而“勝少”,“舉十”才“反三”。語言的學習,是在“巨大數量”言語“例子”的反複撞擊、反複刺激下,才點點滴滴“說出”,成年累月數量無限加大後,才“奔湧而出”。進一步說,語言學習,不是僅憑一本教材,在一個封閉的教室中,在一個語言教師的“苦心**”下,反複把玩幾十篇文章,所能根本奏效的。因此,數量的巨大,例子的極大豐富,交往範圍的擴展,生活接觸的廣泛,才是形成言語能力的最根本的通衢!嬰兒學口語的事實頗能說明這個問題。孩子呱呱墜地時,一言不會,1周歲左右說出最簡單的“媽、爸、水”等,2周歲左右就能自如運用語言,說出奇妙的句子。為何口語學得這麽快、效率如此高?他不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更不講究什麽“深細透”的理法,他是在一個小社會中,在與眾人的交往中,接觸了“天文級數量”的言語“例子”!以平均每天聽100句話計算,每句10字,每天就是1000字,一年即365000字,兩年即730000字!就是說,孩子學會口語,等於兩年“讀”(用耳)了五六部長篇小說!學書麵語,中學6年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堅定地認為,語言學習的規律絕非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新語文,總體思路是,增大閱讀量,打破封閉的教室,複歸生活,引入大社會(與生活交往、閱讀名著、接觸網絡等所有媒體),由閱讀一本小書到閱讀眾多大書,縱身躍入語言(“交往”)的汪洋大海!新語文不再迷信一本教材、不再神話一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