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語文

價值論:由強塞“公話”到張揚“私語”

字體:16+-

先引一位中國留學生的兩段經曆:

20世紀80年代初,我到山海關一遊,聽到一對母子對話。那男孩約八九歲,母親問:“那長城,好看嗎?”“好看。”孩子敷衍地說,一麵琢磨著如何突出母親手臂的包圍。“別動!好好看!想想你該怎麽描寫眼前的風景。想一想長城像什麽?好好想想!”孩子呆呆望著前方說不出話。“好好想想,像什麽?”母親循循善誘,目光中流露出無限柔情與期待。過了好久,孩子隻能囁嚅著說:“像……像……”“你看,”母親無奈隻得給出標準答案,“像不像一條蜿蜒的巨龍?多雄偉!多有氣勢!”

我隻覺得一陣反胃,想起了幼年魯迅進城遊玩前被父親勒令背書的事。八九歲的孩子,知道什麽叫“蜿蜒”“氣勢”?真要說得好聽,為什麽不教“夭矯”這個誰也弄不明白的詞呢?就是那母親自己,又何曾見過什麽“巨龍”?然而我知道,那孩子過後不寫遊記則已,要寫必然有這麽一個“點睛之筆”。而且就是這句話,外加若幹“祖國大好河山”“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話,注定了他的文章要在學校裏奪個頭籌,弄好了說不定還能選到《中國少年報》上去。我自己不就是這麽過來的嗎?當年路過麥田,一定充滿“豐收的喜悅”;到古寺隨喜,必然震撼於塑像的“栩栩如生”、感佩於“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聰明才智”;見到三春景色,馬上想到“祖國的錦繡河山”與“勞動人民的幸福生活”。如此幹了幾十年,等到後來見到尼亞加拉大瀑布隻能啞然,因為自己那無所不包的假話庫中竟然找不到一句合適的。

一位親戚讓我輔導她孩子學英語,孩子的一篇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中歌頌了家鄉的美麗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他對家鄉的熱愛。我說:“不錯。可怎麽這麽麵熟?是否從《中國日報》上抄來的?”“不!全是我自己寫的!”他委屈地嚷。“這真是你的感想嗎?”“你想聽真話?”他看看母親,欲言又止。我說:“沒關係,咱們隨便聊聊,看你能否用英語講一下。”他開始講。他不喜歡自己的家鄉,這兒汙染嚴重,文化經濟落後,人們的信息閉塞,觀念陳舊。他盼望早日離開家,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見世麵。“講得真不錯。”我由衷地誇獎,並把他的話翻給他母親聽。“可你為何不在作文裏這麽寫呢?”“可我隻是這麽想的,不是作文啊!”“自己想什麽就寫什麽,這才是真的作文!”“是嗎?”他滿臉困惑,再次強調:“可這是作文啊!能想什麽就寫什麽嗎?這麽做我不會及格的!”“沒錯,外國孩子就是這麽寫的。”孩子不言語了,惶惑地看著母親。母親一言不發,滿是笑容的臉拉了下來。我的輔導隻得草草收場。我離開時,聽到孩子的母親小聲而焦灼地叮囑:“別聽你大伯的!他出國時間太長,忘了中國的國情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