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夢龍
一次對比教學實驗
我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觀點,它的醞釀過程起始於一次對比教學的實驗。從教育科研的常規看,這次實驗並不合乎規範,實驗的結果也沒有精確的量化分析,但從實驗引出的幾點思考卻是值得重視的。在語文這種涉及人的文化、精神、情感領域的學科的研究中,我更傾向於用思辨的方法。我的實驗很簡單:在條件相等的兩個班級中分別用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課文——《一件小事》,以觀察其不同結果。
A班(實驗班):采用由學生自讀、思考、討論,老師隻做重點指導的教法。先布置自讀,要求學生按課文後“思考和練習”所提示的幾個方麵理解課文,並提出疑難問題。然後由老師把問題綜合起來,集中到同學提出的一個問題上:“文章裏的‘我’是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剝削者?”這個問題既是理解課文的難點所在,也是一個可以帶動整篇文章閱讀的關鍵問題。學生立即在討論中形成了對立的兩派,有的認為“是”,有的認為“不是”,爭論不決。教師不忙於下結論,而是布置學生進一步細讀課文,盡可能從文章裏找出可以支持自己觀點的根據,然後以“談談《一件小事》中的‘我’”為題寫一篇發言稿,準備在課堂上針對不同意見進行辯論。經過一場熱烈的爭辯,“不是派”終於從課文中找出了充分的根據,證明了“我”是一個有愛國心和正義感、又能時時“熬了苦痛”解剖自己並向勞動人民學習的進步知識分子。最後我布置學生根據討論中對“我”的認識,修改自己的發言,我隻是在學生爭論不決的關鍵時刻,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如對“我”“抓出一大把銅圓”的評價,有的學生說這是有錢人對窮人的一種“施舍”行為,有的同學則認為這是“我”被車夫精神感動的結果,每發表一個意見都要以課文為依據。最後,學生從進一步閱讀課文得到結論:從上文看,“我因為生計關係,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說明“我”並非有錢人,況且“我”“抓出”的也不過是“一大把銅圓”而已;而“抓”的時候,“我”是“沒有思索”的,說明這是“我”受了車夫的感動以後情不自禁地做出的一種反應。從下文看,“我”又為這“一大把銅圓”而深深自責:“這一大把銅圓又是什麽意思?獎他麽?我還能裁判車夫麽?”這又說明了“我”自覺沒有權利“裁判”一個在精神上比自己高大的人,因而深感不安,這就充分表現了“我”嚴於解剖自己的思想品質。整個教學過程共用了四個課時,沒有做課後的練習,但完成了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