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一章 新課程改革與“做中學”

字體:16+-

第一節 現實與理論

近20年來,在西方國家教育界,是一個充滿“重構”色彩的時期,[1]人們在新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中對原有的假設、概念、關係進行解構與建構。概念重建、結構重組和文化再生成為此階段教育改革的關鍵詞。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自1992年建立市場經濟體製以來,中國內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進行著持續的變革。在這個改革和發展的圖景中,教育改革也連綿不斷。總體來說,強調個人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增加機會均等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新千年以來,中國內地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向是:改革的重心已由原來在體製方麵對教育結構和行政的改革,轉向改革學校課程。因為人們相信,課程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它抓住了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這些關鍵問題。[2]

一、新課程改革:從傳遞到轉化

中國內地於1999年啟動了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範圍廣泛,深入徹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簡稱“新課程改革”)。經過五年的實驗,2005年秋,在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全部實施新課程。[3]本研究就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的,下麵在對新課程改革性質分析的基礎上,討論教師在課程改革中所發揮的功能與擔當的角色。

(一)課程改革的性質

要考察課程改革的性質,最基本的是從分析課程改革的內容入手。概括來說,有三方麵的原因決定著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一是中國內地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積弊久革不除的傳統;二是社會發展對未來複合型人才質量的訴求;三是對學生主體性發展理想的追求。

中國是考試的故鄉,盛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考試製度深刻地給國人留下了注重考試、分數與次第的社會文化心理。為考而學,為考而教是中國內地許多教師的信條。當然,造成“應試教育”現象還有更為現實的原因。一是來自市場化的壓力。學生與家長關心的是通過教育這個篩選機製後學生的前途,學校與教師關心的是由於學生成績的調節而使學校能夠在教育市場上占據多大份額。二是中國內地注重基礎知識掌握與基本技能訓練的教育傳統。由於上述種種原因,盡管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內地進行了林林總總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