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課程變革從啟動階段進入實施階段之後,課程實施與教師的關係便是教育理論界和實踐界討論的關鍵話題。課程改革隻有最終落實到課堂層麵上,才能把課程理想變成學生的學習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課程改革成與敗的關鍵之所在,教師是影響課程實施的重要因素。以上的邏輯中,在課程發展與教師發展的關係上秉持教師能力改變模式,要求教師根據行政人員和外部專家的要求改變自己,以成功地扮演積極的課程實施者角色。在教師的專業性上,教師鮮有自己獨立的解釋,而傾向於服膺國家的看法,緊跟政府的意旨,呈現出“規限的專業性”特征,是一種國家主導的專業性。[1]在這種專業性中,教師的角色是相當被動的。在紛至遝來的各種改革風潮中,他們被迫地按照改革者的意誌粉墨登場,根據改革者編好的曲目來表演。研究者發現,這種專業性所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教師在潮起潮落的改革中隨波逐流,顯得不知所措,甚至流離失所,找不到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頻繁的改革並沒有增強,反而消減了教師的專業自主權,把教師去專業化了。[2]在此情境下,教師作為改革的原動力隻不過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動議。
然而,新課程改革互動立場和轉化立場的課程性質,卻內在地需要教師不僅僅適應教學情境,更重要的是改變與創新教學情境。也就是說,教師理應是改革的動因而非被迫改變的對象。因此,在回答“如何讓課程改革成功”之前,我們必須先回答“怎樣讓教師成長”這個更根本的問題。把教師的成長置於優先,並將課程改革視為教師成長的延伸,而非倒過來,將課程改革的成功當做目的,再把教師看成執行的手段。需要我們認真地傾聽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聲音,觀察她們的所作所為,理解她們所親曆的體驗,探究她們在課程改革中的專業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