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師教育轉型研究

第四章 關於北京師範大學師範教育體製改革的若幹思考

字體:16+-

一、師範教育體製改革的時代背景與國際趨勢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將先後進入到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成為經濟的核心要素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經濟的發展有賴於科技的發展和相應的文化發展,而科技和文化發展又有賴於高素養人才的培養,即教育的發展。教育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作為教育“工作母機”的中樞部位——師範教育體製成為人才培養和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由於不同的時代對教育和教師有不同的要求,教師的養成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式,在這樣一個科技、經濟和社會迅速變革的曆史時期,教師的培養方式和師範教育體製也應當做出相應的變革。實際上,國際師範教育體製本身就是不斷變革的,這一變革具有一些共同的趨勢。

(一)教師培養方式與機構的曆史發展

曆史地看,教師養成方式及其機構都有一個明顯的帶有某種規律性的發展軌跡。

1.教師養成方式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模仿階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識的人在教育實踐中模仿前輩(師傅)而習得教師技能的階段。這時還沒有培養教師的專門機構。第二個階段是“教師職業專門培訓階段”,即師範教育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師主要是對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通過師範教育的專門職業訓練培養出來的。現代學校的教師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培養教師的師範教育方式是市場經濟的大發展和工業革命推動下的普及教育對大量合乎教師職業規範人才的社會需求的產物。市場經濟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以及現代國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會動力,而普及教育則是師範教育發展的直接社會動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動了中等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動了高等師範教育的產生和發展。第三個階段是“教師職業證書階段”,這個階段培養的教師大多具有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學曆,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多是在大學文理學院學習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爾後再修習相應的教育課程,習得相應理論的和實踐的教育知識和教育技能,通過教師職業證書考試,爾後成為教師。當代發達國家的教師培訓工作已進入或正在進入這個階段。發達國家師範教育發展的這個階段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提高和加深未來教師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水平;二是加強和加深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實踐能力的訓練,並把這些培訓提高到“大學後”的水平。其基本培養模式是,文理學科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教育改為主要由大學文理學院負責,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仍主要由師範學院或大學教育院係負責。在一些發達國家,高師教育機構已經讓出了文理學科的培養職能,退守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的培養職能以及其他各級教育教師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職能。學習者在完成這兩部分課程的學習之後,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職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