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化是國際教師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真正提高教師地位的重要途徑。何謂教師專業化?有學者認為,教師專業化就是以合理的知識結構為基礎,具有專門的教師教學實踐能力,並能有效地、創造性地解決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問題,其目標就是提高教師的實踐性反思能力。[1]也有學者認為,教師專業化是職業專業化的一種類型,是指教師“個人成為教學專業成員並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2]
20世紀下半葉,教師專業化成了全球教師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許多發達國家與地區在法律、經濟、政策等方麵擔當起推進教師專業化責任的同時,也大都重視教師專業標準的製定,意在通過建立教師專業標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質量,以指導教師專業化進程向著預期的目標發展。由於國情及文化傳統的不同,國際教師專業標準形成了不同的特點,大致可總結為三種模式:
一、與教師資格標準相分離的專業標準
在這種模式下,取得了教師資格,並不等同於達到了專業標準的程度。一個教師從取得教師資格到達到專業標準,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美國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
“二戰”後,美國政府和各專業教育團體為提高教師質量付出了很大努力,相繼建立了一些全國範圍內的教師考核機構,如:INTASC(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州際新教師評估援助聯合會,NCATE(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f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國家教師教育鑒定委員會,NBPTS(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這些全國性的專業團體或組織,在教師專業標準的製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已有1/3的州成立了相對獨立的專業化標準委員會,負責研究和製定教師的專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