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師教育轉型研究

第十七章 美國教師教育機構轉型的曆史經驗及其啟示

字體:16+-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愈加高漲的教師教育培養體製的開放性、教師教育的專業化和高層次化的呼聲,在曆經百年的定向型、封閉性師資培養體製之後,已經習慣了被國家包辦而從無生存之虞運行方式的師範院校,麵對巨大生存的壓力,也不得不各自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並期望通過辦學體製乃至辦學方向的變革,來謀求拓展新的生存空間和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如果說,在整個國家教師教育培養體製層麵上,這一改革被稱之為“轉軌”,那麽,至少對於部分教師教育機構而言,它無疑是一次涉及人才培養規格、學科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全麵調整、具有戰略意義的“轉型”。這一轉型的實質內涵並非是拘泥於傳統的所謂師範性與非師範性、專業性與學術性之爭,而是具有兩個層麵的現實內涵:一是如何通過辦學方向和策略的轉變,充分挖掘現有的資源優勢,擴大服務麵向,提高學校的整體和綜合辦學效益;二是在愈加激烈的院校競爭中,如何通過轉型,在全麵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包括學術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等)的前提下,使具有傳統優勢和特色的師範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與合理配置。本文即圍繞這兩個問題,結合美國教師教育機構的轉型曆史經驗和教訓,略加以展開分析。

一、美國教師教育機構轉型的曆史回顧

美國的教師教育培養體製的形成發端於19世紀上半葉。1823年,美國出現了第一所私立性質的兩年製師範學校(normal school)。隨後在1839年,馬薩諸塞州創辦了第一所公立師範學校。19世紀下半葉,在巴納德(Henry Barnard)和曼(Horace Mann)的推動下,大量的公立師範學校在全美紛紛湧現,一個由地方政府主導、以初等教育師資培養為己任的專門師範教育體係開始形成並初具規模。與此同時,為滿足中等教育擴張的需求,美國許多的傳統文理學院,也陸續擴展了其作為中學師資培養機構的職能。這一情形一直延續到“二戰”前後,即至少到“二戰”時期,美國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由師範學校和文理學院共同組成的半封閉教師教育培養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