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大學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就教師教育提出的一個非常響亮的口號,與這個口號相關的問題是,大學在教師培養中應當發揮什麽角色或作用?[1]由此進一步提出的問題是,大學與教師教育之間應當建立什麽樣的關係?各個國家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實際進程在時間上具有非常大的差異。西歐國家,如英國和法國教師教育大學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的事情,而美國則在20世紀 60年代就已完成,我國剛進入提倡教師教育大學化的階段。本文作者雖然提出過,在我國應當實施教師教育大學化的戰略,[2]但沒有進一步闡述教師教育大學化的真正含義。本文認為,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實質是大學教育學院的教師教育專業建製。
一
大學建立教育學院具有很強的公共哲學性。教師教育自從它產生之日起就具有不可否認的公共性,因為它的服務對象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公共事業——教育事業。中國原有師範教育的結構體係沒有把所有大學都納入到教師教育的事業當中,固然有其曆史原因,但麵對教師教育製度的重建,中國公立大學承擔起國家最大的公共事業的教師培養任務已經成為不可推卸的責任。培養教師也已成為大學實現為公共教育事業服務的最佳途徑之一,但這種途徑需要有一種製度,這種製度就是大學建立專業的教育學院。
我國推行教師教育大學化必須解決兩個製度問題:一是沒有教育學院的大學需要建立教育學院;二是已有教育學院的大學需要對原有教育學院在製度功能上進行轉型。在大學建立新的教育學院,可以根據已有的教育資源設置相關的教育學科,建立教師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目前教育學院的製度功能尚未有教師教育的功能,如果有,也隻是以研究生班的形式進行學曆提高或知識更新的培訓,它所培養的人才主要是教育研究者、學校管理者、特殊教育者等。在根本上,中國大學的教師教育學院尚沒有真正承擔起教師教育的任務和功能,因此教育學院製度功能上的轉型不僅表現為原有功能的轉型,而且更重要地要表現為一種新的教師教育製度或功能的建立。我國這種製度轉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曆史上的製度轉型完全相反,發達國家的教育學院轉型是由單一的教師教育向多元化的功能轉型;而我國的教育學院製度轉型卻是由多元化的功能向新設教師教育製度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