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規劃

第三節 學生觀

字體:16+-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學生觀是指教育者對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性質、地位、特征和具體實踐活動的基本看法與認識。學生觀在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支配著教育者的行為,決定著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關係(或師生關係),教育者的教育活動是在一定的思想認識基礎之上展開的,而這種思想認識的核心就是學生觀。

一、曆史上出現過的幾種學生觀

曆史上曾出現過形形色色的學生觀,它們從不同的方麵表達了對學生的看法和認識。現概括如下。

(一)對學生天性的認識

一種觀點是原罪論、性惡論,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兒童生來就有一種盲目的衝動的種子,處處驅使他不馴服的烈性,以致經常擾亂成人的計劃,也把兒童的未來人格置於許多危險之中。另一種觀點是性善論,代表人物是盧梭。他認為人的天性是善的,在人的心靈中根本沒有什麽生來就有的邪惡,是腐敗的社會使人墮落,對兒童產生惡劣的影響。這突出表現在他的一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之中。

(二)對學生地位的認識

一種觀點是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教師中心論”,它認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必須服從教師。另一種觀點是以杜威為代表的“兒童中心論”,它認為兒童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教育的措施應圍繞他們來組織,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處於次要地位,是以谘詢者和輔導者的身份出現的。

(三)對學生身份的認識

赫爾巴特、斯賓塞等人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看待,主張向學生傳授成人的知識,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而盧梭、杜威等人則主張從兒童的天性出發,從實際出發,把兒童看作獨特的、處於特定階段的人,讓他們去適應生活而不是為生活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