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專業化的界定,目前國內有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和結果以及教師群體為爭奪教師職業地位而進行努力和鬥爭的過程,前者為教師個體專業化,後者為教師職業專業化[1]。也有人認為,教師專業化的概念可以從動態和靜態的角度來分析。從動態的角度來說,教師專業化主要是指教師在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自身不斷地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從靜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化是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一個專業、教師成為專業人員得到社會承認這一發展結果[2]。
筆者認為,教師專業化既是一個過程,即教師職業逐步向著業經證實的專業標準所要求的專業水平發展的過程;又是一個結果,即教師職業已達到業經證實的專業標準所要求的專業水平。
教師專業發展是與教師專業化概念相近但又略有不同的一個概念。有研究者根據西方有關教師專業化研究的相關文獻,對此進行了區分[3],認為就廣義而言,兩個概念是相通的,均用以指加強教師專業性的過程;當將它們對照使用時,主要可以從個體、群體與內在、外在兩個維度上加以區別,教師專業化主要是強**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提升,而教師專業發展則是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性的提高。這一區分是在曆史發展中形成的,也就是說,下麵描述的教師專業化及其有關研究的發展脈絡,在一定意義上即是教師專業化概念的衍變、分化,重心逐漸向教師專業發展傾斜的過程。圖1-1粗略地勾勒出這一過程的大致輪廓。
圖1-1 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注的重心
為了提升教師專業化程度,人們起初采用的是群體專業化策略,即著力於提高教學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在這一過程中又存在兩種不同的取向:一是側重通過訂立嚴格的專業規範製度提升專業性的“專業主義”取向;一是側重通過謀求社會對教學工作專業地位的認可來獲取專業性的“工會主義”取向。美國兩大專業組織之間的對峙、消長說明了這種狀況。此後,教師專業化的重點由群體轉向個體。教師個體的專業化也經曆了一個重心轉移的過程,先是強**師個體的被動專業化,後來才轉向強**師個體的主動專業化,即教師專業發展。這一轉向在理論研究領域中體現得較為明顯,在現實實踐中總體上也表現出這一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