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在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幹科學的實驗,他常把他的化學藥品帶到學校去,而且是歡喜動手,對於先生上的功課,覺得枯燥無味,不大注意,所重意的隻是他自己願意玩的化學把戲,那時美國的教師也像今日中國教師一樣的古板,過不了三個月,便以“壞蛋”的罪名,把愛迪生開除了。愛迪生幸虧有一位好的母親。她說我的蛋並不壞,指定家中之地下室給愛迪生做實驗,隻吩咐他不要把毒藥放在廚房飯廳裏去。她自己教英文、曆史、地理、化學實驗,讓愛迪生自習,愛迪生因有一位了解自己的賢母,所以僅僅受了三個月的學校教育,也能成為一位現代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幼年的故事,給了我兩個深刻的印象:一是科學要從小孩學起,二是科學的幼苗要像愛迪生的母親一樣愛護才能保全。[20]
“第二,是法拉第之幼年生活”,也給陶行知很大的啟發。法拉第是發電機原理的發明者,他幼年在一個書店裏做徒弟,他訂書訂得慢,別的徒弟到利波老板那裏去告狀。利波對眾徒弟說:你們有所不知,法拉第是一麵訂書,一麵吃書。書訂好了,頭腦也吃飽了。你們當中如果有人像他那樣用功,我也可以寬容。當法拉第裝訂一部百科全書,翻到電氣一章,隻有兩麵,他看完覺得不夠味,說我將來要寫一本電氣的書。法拉第的科學生活雖得力於進了皇家學院以後,但當他做徒弟的時候,倘使遇不著利波老板的識拔寬容,這根科學的幼苗早已被人摧殘了。沒有法拉第便沒有愛迪生,也就沒有普照世界的電光。
除了這兩個早在陶行知心頭縈繞的遠因外,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次回國以後,又增加了三個新的近因。一是法國郵船上的見聞:
1938年我從埃及坐了一艘法國郵船回國,出了紅海,看見一位四歲光景的外國小孩在甲板上跳舞,細看才知道他是配著的開放的留聲機片跳舞,他是很快樂的在甲板上活躍,因為留聲機放著一支快樂的曲。我異想天開,竟要求換一張悲哀的片子,看這孩子表情有何變動。當這悲哀的片子一響,孩子立即變容,如泣如訴,好像是失掉親愛的人一般的舞去。我再問有革命的片子否?開留聲機的朋友說,馬賽曲如何?我說甚佳,馬賽曲一開,小孩立即拿著拳頭衝鋒,作種種戰鬥表演,甚至做出向客人進攻之姿勢。我看了以後,下一判斷,小孩之音樂天才,四歲後可測驗,測驗確實,便應及時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