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在教育理論方麵不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原理,還在民主教育、科學教育、鄉村教育、師範教育、終生教育、創造教育、教育實驗等方麵提出了許多具體主張。這些具體主張,是他的“生活教育”命題原理的進一步發揮和展開,豐富和完善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使之達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教育理論所能達到的最高的理論高度,不僅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而且成為新中國重要的教育思想資源,對當代中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
(一)民主教育思想
在中國曆史上,有兩位大教育家向為世人所推崇、所敬仰,被人們譽為“聖人”。一位是古代的孔夫子,另一位就是現代的陶行知。
孔子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實踐都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他們的偉大人格也都深深地感染、熏陶著一代代青少年及教育工作者。但陶行知與孔子有一點卻很不相同,那就是陶行知辦教育完全是為了人民大眾,而孔子則主要是為了統治階級。進而言之,這一點也是陶行知與中國曆史上絕大多數教育家的不同所在。陶行知是教育家,但他不是一般所謂教育家,而是人民的教育家。
首先,陶行知一貫主張,教育要為人民大眾服務。
教育掌握在哪些人手中、為哪個階級服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長期以來,由於國家政權掌握在反動統治階級手中,教育成了少數統治者及其子女的專用品,而與廣大勞動人民無緣。統治階級通過學校傳播本階級的思想,讓自己的子弟學習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行為規範、倫理道德、射禦戎戰等“治人之術”,把他們培養成國家大大小小的統治者。廣大勞動人民的子弟則被排斥在學校大門之外,隻能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通過父傳子、師帶徒等形式,跟長輩學習一些為人之道和生產勞動的知識與技能。教育嚴重地脫離人民大眾;脫離社會生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