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是七年級(下)第一單元的語文綜合活動,它以寫作為主,結合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通過這次活動,力圖使學生能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並能幫同學或朋友解除煩惱。下麵我們結合《成長的煩惱》這個教學實例來具體分析結構設計法。
步驟一:建議學生采訪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長輩,他們曾經有過什麽煩惱,又是怎樣解決的。做好記錄。
步驟二:在教室裏布置一棵煩惱樹,讓每個學生將自己的煩惱寫下來,製作成樹葉的形狀,貼在煩惱樹上。
步驟三:以小組為單位,去認領煩惱葉,組內具體討論如何解決這些煩惱,然後分工,每人針對一片煩惱葉,以書信的形式幫助同學解決這個煩惱。
步驟四:小組內交流書信,提出修改意見,評出寫得最好的書信在班上交流。
步驟五:每人根據自己書信的內容寫一句名言或較精練的句子,抄在自己製作的一朵小紅花上,把小紅花貼在煩惱葉的上麵。
最後讓學生把“煩惱樹”三字換成了“歡樂樹”。
是啊,“每一棵樹的枝葉都有它的問題,但也是一棵樹的全部”,隻要有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煩惱樹”也就變成了“歡樂樹”。[2]
整個活動過程中,通過學生與家長的合作、學生與學生的合作,最後將解決煩惱的辦法以書信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敞開了心扉,互相傾吐了心聲,端正了生活態度,而且在合作中提高了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通過采訪父母或長輩,通過認領“煩惱葉”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成員彼此平等共同參與,積極分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內在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