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用小組調查的教學策略時,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六個連續不斷的階段進行活動。依據調查論題範圍的不同,教師和學生活動技巧程序的不同,這六個階段的展開全程可能需要一周、兩周甚至幾個月不等的時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運用此程序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背景、能力、時間等對它做出適當調查,以使之更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2]
(一)選題與分組
此階段可具體化為5個步驟。
步驟1:教師向全班提出一個寬泛的論題,或稱之為總問題。論題可以來源於教材、圖片、視頻、報紙,也可以是從學生的興趣中引出的,還可以是時事中的問題,論題一定要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因此,一般來講,教師一定要將論題表述為問題的形式,而不能將它表述為陳述形式。例如,“亞利桑那州印第安人”這種表述就不恰當,應當將之表述成“從亞利桑那州印第安人這一課中我們能學到什麽?”或者是“亞利桑那州印第安人與別的州的印第安人究竟有什麽不同?”之所以要把論題表述成問題的形式,目的有兩個:一是能夠界定調查的範圍,二是可以確定研究、探究的基調。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提出的論題應當是一個多維度的問題,也就是說可能引起學生各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此步驟中,教師不要期望學生知道問題答案的全部,教師也不要把自己的建議強加給學生,或者拒絕學生的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效果,教師可激勵學生進行探究。鼓勵學生通過查閱各種資源,如教科書、報紙雜誌、學術論文等達到預期目的。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這些支持性資源,讓學生一有機會就可以閱讀。教師也可以針對某一論題開展講座,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實地參觀,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