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一、合作型學校的基本要素

字體:16+-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羅賓斯指出,“通過團隊授權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管理發展的動態”。而合作學校的倡導者約翰遜兄弟也明確表示:“今天的學校需要采用那種在工商業中正在顯著提高其生產性的以團隊為基礎的高效能組織結構”。因此,合作型學校的思想除了源於約翰遜兄弟在社會心理學方麵深厚的學養之外,還源於他們對“合作”與“競爭”這對互動方式長期深入的實踐研究,事實上,企業管理新動態也對它產生了顯著影響。

合作型學校是一個大的係統,團隊(或小組)是合作型學校的基本組織形態,是學校領導向師生員工進行授權的組織基礎,也是建立合作關係、傳播合作精神的組織載體。合作型學校可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子係統。單從內部係統來講,它又可分為若幹個子係統,主要包括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性學習子係統,以教師為主體的合作性教研子係統,以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合作性領導子係統。[4]因此,合作型學校至少應當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即合作型學生、合作型教師和合作型的管理[5]。合作型學生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識,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合作的要領;學校中要真正形成合作的文化氛圍,不僅需要若幹合作型的學生,更需要一大批合作型教師,英美等國以及我國的課程改革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學校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必須要創造機會,讓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必須依賴教師之間的充分合作;一所學校有了合作型學生和合作型教師,並不意味著這個學校一定就會發展成為合作型學校,關鍵在於還要有合作型管理。因此,約翰遜兄弟指出,作為一所合作型學校,需要在三個層麵實施以團隊為基礎的合作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