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視野中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漢英對照

中國三十年課程與教學改革的三大理論主題

字體:16+-

北京師範大學 王本陸[1]

摘要: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間,我國在課程與教學實踐不斷變革的過程中,對若幹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議題進行了反複探討和論爭。其中,“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之爭,古今中外之爭,完善學校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消亡之爭,是貫穿於眾多具體議題中的三個基本理論主題。

“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之爭的演進軌跡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科學主義”強勢興起,其特點是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強調研究課程與教學的客觀規律和內在本質,主張按照科學規律辦事,改進優化教學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人本主義”日益成為主流話語,其特點是關注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倡導交往、意義、理解和對話,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回歸生活世界,強烈反對工具理性和知識控製。透過論爭可以看出,在現代教育中,如何處理好科學和人文的關係,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理論問題;促進科學和人文的有機融合,乃是眾望所歸的出路。

古今中外問題涉及古今問題和中外問題兩個方麵。古今問題的實質是對中國教育傳統的評估、認同和變革。三十年間,學術界逐漸能較辯證地對待中國古代教育傳統,而對中國現代學校教育傳統則歧見紛呈,有厚古薄今之嫌。如何客觀評價中國現代學校教育傳統,是今後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中外問題的實質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教育的相互比較和中國教育的自我定位。強調國際化和強調民族化是兩種影響較大的理論取向。其中,強調國際化的觀點認為,中國教育(包括課程與教學)要與國際接軌,追隨國際趨勢,即“國際視野,本土行動”;強調民族化的觀點認為,中國教育(包括課程與教學)主要應立足中國國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校教育。當前,強調放眼世界,立足國情,重點研究中國課程與教學問題的主張日益得到廣泛認同,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