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學習學和智慧學[1]

字體:16+-

這次到江蘇江陰和張家港參加兩個會議,一個是在江陰召開的學習學研討會,一個是在張家港召開的智慧學研討會。真是巧合。學習學和智慧學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不能分開。學習學是研究如何學習的,智慧學是研究怎樣獲得智慧的。學習是過程,智慧是目的。學習的目的就是長知識增智慧,要想獲得智慧就需要學習。因此,兩者分不開。但是是不是所有學習都能增長智慧呢?不見得。那種死記硬背,不聯係實際的學習,可能把孩子學呆了。毛澤東曾批評舊式的教育“書越讀越蠢”,就是這個道理。怎樣使學習增長智慧,這就是學習學的任務,也是教育學、智慧學的任務。中小學生學習離不開老師,因此也是老師的任務;中小學生離不開家庭,因此也是家長的任務。所以大家都要來研討學習學。家長都希望孩子很聰明,老師都希望學生增長智慧,所以大家都應該來研討智慧學。

怎樣的學習才能增長智慧?我沒有研究,主要聽各位代表的意見和經驗,因為你們是研究者,實踐者。我隻是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憑我的經驗談一點體會,不一定正確,供大家討論。

第一,要把學習的主體搞清楚。學習的主體是誰?毫無疑問是學生。但是學生學習又是在教學過程中,是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那麽,學生在教學中是不是主體?有些老師就猶豫起來。老師要起主導作用,老師要講解教材,於是就把學生應有的地位忘記了。就像唱戲的,如果不管觀眾聽不聽,自顧自唱戲,陶醉於自己的藝術,這叫孤芳自賞,不能叫演出。演出是要讓觀眾欣賞的。演戲的主角是演員,但整個演出的主體卻是觀眾。老師和演員不同,演員可以孤芳自賞,一個人在家裏自唱自樂,卻不會有哪一位老師是在家裏自教自樂的,老師總是和學生在一起。教就是為了讓學生學,因此,不能忘記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仍然要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就在於老師要鑽研教材,鑽研學生,設計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其中包括啟發學生的主體性,引導他們饒有興趣地、正確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