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知識經濟與終身教育[1]

字體:16+-

中國古時候就有一句成語“學無止境”,或者俗話叫“活到老學到老”,指的是一個人要不斷學習,才能求得高深的學問,提高個人的修養,達到孔子主張的“君子”的境界。這是一種古老的終身教育的思想。

今天我們所說的終身教育,已經不是那種古老的思想,而是一種具有時代意義的全新的教育觀點。這種觀點的提出,有著宏觀的曆史時代背景。

第一,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結合,促進了生產過程的不斷變革,需要工程技術人員、生產勞動者不斷學習以適應這種變革。追溯曆史,可以從18世紀的工業革命算起。科學技術一旦與生產相結合,有如巨龍生出了翅膀,打破了傳統的保守性,使生產過程不斷變革,造成了“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麵流動性”(馬克思)。現代工業使得許多傳統職業在社會上消失,同時新的職業不斷湧現,一個人一輩子固定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已不可能,如果不繼續學習,他很快就會被拋出現代生產以外。

第二,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結合不僅促進了生產的變革,而且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從工業革命到今天,科學技術已經曆了多次革命,特別是在20世紀後半葉以後,由於核子、電子技術的發明和應用,使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知識急劇增長。據估計,人類知識總和的90%是最近30年創造的。知識的爆炸和不斷更新,使得一個人不可能在短短的學齡期間(一般指6~24歲)掌握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能適應這種變革。正如終身教育的創始人郎格朗所說:把人的一生分為兩半,前半生用於學習,後半生用於工作,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終身教育要為每個社會成員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提供學習機會。

第三,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類更深刻地認識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認識到人類自身的發展和責任。人類要想不斷發展、可持續發展,就要善待自然,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科學技術是中性的,它可以用來創造可供人類享受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可用來製造毀滅人類自身的武器。隻有不斷提高人類自身的認識,才能使科學技術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