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精講多練”辨[1]

字體:16+-

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教學改革中出現了一種教學方法,叫作“精講多練”。它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講課要講得精細一些,騰出較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這種方法在我國流行了幾十年,至今還有重大影響,因此有必要用現代教育觀念對它評析一番。

教學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獲取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想,豐富情感的過程。這裏有兩個含義:一是教學的目標不隻是獲得知識和技能,還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和思想情感。近些年來各國教學改革特別重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培養,要求通過教育教學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豐富的思想情感,對社會、對環境有高度的責任感,能夠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自己,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公民。二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主導作用就體現在能否啟發學生發揮主體性、主動性上。

“精講多練”的方法顯然不能完成上述教學目標,也不能體現現代教學的特點。“精講多練”隻是一種傳授基本知識和學生獲取基本技能的方法,而且並非最好的方法。

老師講課當然十分重要,在當前我國還沒有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條件下,老師講課還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但課講得好不好,很難用一個“精”字來概括。我認為,老師講的課,最主要的是要能啟發學生的思考。學生隻有通過思考,而不是接受現成的結論,才能真正獲得知識,並且發展思維能力,也即智力,才能激**感。當今建構主義思潮很流行,且不說它的哲學基礎是否科學,有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就是它認為,學生建立一個概念不是直接把這個概念接受過來,而是必須與前概念相對照,通過對前概念的解構來重構新的概念。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學生不是一塊白板,他在上課的時候已有過去的經驗和知識,聽老師講了新的知識,他必然會與過去的經驗和知識聯係起來,看有沒有矛盾,如果有矛盾,他就要提出疑問,通過與老師、同學的討論,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這些矛盾。解決的結果,或者是推翻原來的認識,或者是補充原來的認識,從而建構新的認識、新的概念。這中間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都是積極思考的過程。老師講課如能做到這一點,就能說他的課講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