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種積極緊張的腦力活動。學習得來的信息在大腦中會引起緊張繁忙的活動。神經細胞要對新的信息加以識別,引起聯想,從舊的貯存(記憶)著的信息中迅速地檢索,看有沒有類似的信息,並加以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把新的信息與有關信息相聯係,思索它們之間的關係等,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思維活動。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必然會產生矛盾,從而引起不少疑問。因此在學習中提出問題,是積極思維的結果。學問學問,學和問是結合在一起的,學而不問就不能長進學問。子曰“學而不思則罔”,還可以加一句“思而不問則盲”。有了疑問而不提出來尋求解決,則隻能永遠成為知識的盲人。同時,科學的發展就在於創造,如果沒有疑問,就不會有新的見解;沒有新的見解,一切都以書本為經典,以老師的講課為準繩,就不可能有創造,科學也就得不到發展。因此,要讓學生求得真正的知識,長進學問,發展他們的想象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就要鼓勵學生提問,特別是提出不同的見解。
教學的啟發式與注入式的根本區別就在於能不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提出疑問,尋求正確的答案。注入式教學著重把現有的結論教給學生,不要求學生思索,更不喜歡學生提出問題,隻要記住那些結論就可以了。啟發式教學則要求學生積極思維,提出疑問,尋求答案。所以說,啟發式教學不僅是老師提問,而且要能啟發學生提問。
我們在觀摩教學中看到老師采用的“啟發式”往往隻是老師向學生提問,卻很少看到學生向老師提問。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是學生沒有疑問嗎?不會的,隻要積極思維,總是會有疑問的。往往是老師把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都思考到了,由老師提出來。也就是說,老師代替學生思維。這不能不說也算是一種啟發式。但為什麽不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呢?老師提出問題,固然可以促進學生思考,但總是被動的,隻有學生思考時產生疑問才是最積極的。我們的老師一般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當然有經驗的老師總結了以往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問題)設計一套問題,希望學生沿著他的思路去思索。這也許能少走彎路,但卻限製了學生的思路,限製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這種方法實際上仍然不能算作是啟發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