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考試是指揮棒。考什麽老師就教什麽。老師教什麽,學生就要記什麽,背什麽。其實考試後麵還有一根指揮棒,這就是教學大綱和課本。大綱規定什麽,就要考什麽,課本中有什麽就要考什麽。現在的課程太深太難是眾所周知的。它源出於20世紀60年代的課程改革。那次課程改革一方麵促進了課程的現代化,在課程中反映了20世紀以來的科學技術成果,另一方麵大大加強了課程的難度和深度。國外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進行過幾次調整,難度已有所降低。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引進了國外課程改革的成果,於80年代初編寫了一套新的教材,以後也經過幾次調整,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又重新編寫了義務教育大綱和教材。幾次調整始終未能把內容的深難程度降下來。與國外發達國家中小學的課程相比,我國的課程的深度、難度都要大。為什麽降不下來?有一個重要的思想障礙,就是怕降低教學質量,怕埋沒人才。有的專家甚至認為,降低一些課程的深度和難度就會降低整個民族的素質,貽誤一代青年。這樣的大帽子壓下來,當然很難讓人說話了。但是現實情況令人不得不再仔細想一想。
現實的情況是,學生普遍覺得課程難學,因而負擔很重。也有不少學生由難學到厭學。據某省調查,中學生輟學大致都在初中二年級,主要原因是學習跟不上。有些地方有些教師也覺得跟不上,不能把問題講透徹。總的情況是,有的學生學不下去,有的學生雖然能夠學好,但沒有時間學習課外的、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呂型偉同誌形象地比之說,一部分學生消化不良,一部分學生沒有胃口再吃些喜歡吃的東西。長此下去,恐怕真會貽誤一代青年,而且造成極大的教育浪費。
適當降低課程的深度和難度,就是要讓胃口小的人吃飽,使他能夠把學習的內容消化吸收;讓胃口大的人吃好,使他能夠有餘力去學習他所喜愛的學科,做他所喜愛的事情,充分發揮他的天賦才能。這樣,不僅保護了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了大多數國民的基本素質,而且可能冒出一些天才。毛澤東曾經說過,曆史上許多名家都不是狀元出身。意思是說,按部就班的學習,考得好的並不一定有成就,相反,自己學習、自己鑽研的可能出名家。要讓學生有時間自己鑽研喜愛的東西,發揮他們的特長和愛好,就要把他們從課程要求的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