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1]

字體:16+-

前不久,課程改革課題研究小組請了幾位中科院院士和科學家來座談基礎教育中的科學教育問題。課題研究小組的同誌們總想從他們那裏得到有關學生應該掌握哪些科學知識、養成哪些科學品質的建議,但沒有想到,院士和科學家們卻大談教育要聽其自然,首先要使學生對學習科學感興趣,而不是要給他多少知識的問題。

黃祖洽院士說,對小孩子的教育,最好是不要折磨他。本來他生下來就有許多天性,如模仿、好奇,假如不去折磨他,他會很好地發展。他還說,要培養他們的興趣,小孩主要是玩兒,在玩兒中學習,玩兒的時候學習的效率是最高的。他說,他小時候喜歡看小說,後來對科學感興趣了,一下子就學得很好。其實小學的一些知識,隻要孩子有興趣,很快就能掌握。

黃祖洽先生說得多麽透徹。這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具備的信念,即“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或叫內驅力。如果一個學生對某門學科不感興趣,他就不可能去學習它,鑽研它;如果他對它發生了興趣,他就會想方設法探究它。那麽興趣從何而來?首先,來自孩子求知的天性。孩子生下來,接觸到外部世界各種事物,他感到很新鮮,總想問個為什麽。“鳥為什麽會飛?”“魚為什麽會遊?”“星星為什麽會發光?”都是孩子們常常提出的問題。這就是兒童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會驅動他們去模仿,去學習,去問個究竟。蘇俄革命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曾經寫過一首兒童詩,把6~7歲的孩子稱為“為什麽的小探究家”,用兒歌塑造了一個好奇兒童的形象:他什麽都感興趣,什麽都要問個為什麽。

其次,是來自實踐,來自兒童的活動,環境的影響。達爾文小時候嗜好博物學,喜歡采集植物標本。達爾文在自傳中曾經介紹過他年輕時如何迷戀於自己的事業的故事。有一次他去采集甲蟲,剝去老樹皮,發現兩隻罕見的甲蟲,於是一手抓了一隻。就在這時候,他又瞧見了第三隻新種類的甲蟲。他不願意放走它,就把右手抓的甲蟲塞到嘴裏。誰知這隻甲蟲排出一種極辛辣的**,把他的舌頭灼得極痛難忍,隻得把它吐出來。這就是實踐使興趣越變越濃的例子。正是這種興趣驅使他差不多花了五年時間乘著貝格爾艦航遊世界,收集了無數標本,創建了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