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隻有了解學生,才能教育學生[1]

字體:16+-

通常把教師比作園丁,兒童比作幼苗,隻有園丁精心培育幼苗才能茁壯成長,兒童隻有在教師的精心教導下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這個比喻是不差的,但似乎還不夠貼切。幼苗是無思想、無意識的,它是被動地被培植的;兒童卻是有主觀能動性的,而且每個兒童的素質都不相同,存在著個性差異。因此教師對待兒童更要精心培養。

要做到精心,就要了解兒童,了解每一個兒童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經曆和家庭的文化背景。兒童長大了,成了少年、青年學生,他們的思想複雜了,感情豐富了,興趣愛好更為多樣化了,更需要老師去了解。隻有充分了解他們,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麽,感興趣的是什麽,什麽教育方式他們易於接受。然後才能設計教育環境,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方法。如果把兒童比作幼苗,那麽每個兒童就是不同的樹苗,有的樹苗需要堿性的肥料,有的樹苗需要酸性的肥料,如果不了解清楚,肥料施錯了,會適得其反,抑製幼苗的生長。教育學生更是這樣,對學生了解透徹了,教育就有針對性,就會事半功倍,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怎樣才能了解學生?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觀察、談話,或從他的同伴那裏了解,訪問他的家庭從家庭中了解。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和學生交朋友,直接從他本人那裏了解他。側麵的了解總是間接的,而且總帶有別人的主觀意識,有些可能是不全麵的,隻有從他本人那裏了解到的,才是最真實的,最可靠的。隻有與學生交友,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基礎,學生才會向老師說心裏話,才能了解到學生內心深處的思想和感情。

了解了學生的情況,還需要有正確的分析和認識,要懂得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有些現象反映的是年齡特點,有些則是個性特點,所以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思想、興趣、愛好以後要進行分析:哪些是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的,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不要輕易下結論。了解情況不是目的,目的是教育。了解情況隻是教育的前提條件,了解清楚了,分析得又正確,才有根據采取必要的教育手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應有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