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九卷:雜草集 野花集

語言、傳統、教育和交流[1]

字體:16+-

世紀末的思考

1989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一次以“滿足21世紀可預見的需求對當今教育質量的要求”為專題的國際研討會及圓桌會議。許多代表在會上發言,講到21世紀人類麵臨著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麵將促進人類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麵卻將帶來許多嚴重問題:由於相互競爭而造成的國家民族之間的爭鬥;地球資源的枯竭;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致使人類的生存受到威脅;還有人口問題、種族平等問題、普及教育問題、倫理道德問題等等。有的代表提出,為了21世紀的和平與發展,人們不僅要“學會生存”,而且要“學會關心”,互相了解,互相關心,和平相處,共同與自然做鬥爭。

這可以說是一種世紀末的思考。20世紀行將結束,21世紀即將到來。在這世紀交替的最後10年,我們教育要為下個世紀做些什麽準備呢?“學會關心”似乎是一個很好的主題。但是現實世界能做到這一點嗎?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製度、不同的文化傳統和不同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他們都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而爭鬥。如果真要做到“學會關心”,我想首先要承認當今世界的現實,尊重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價值觀念,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尊重他們所選擇的社會製度和切身利益。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互相了解。怎樣才能互相了解呢?這就要靠交流。教育的交流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促進了成年一代人的相互了解,而且將影響到我們的教育對象——下一代的相互了解,他們將是21世紀的主人。

許多世紀以來,世界文化和教育都是以歐洲為中心。歐洲國家和北美國家的教育隻講歐洲文化,不講東方文化;隻教授歐洲語言,不教授東方語言,因而西方國家的人民不了解東方國家人民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他們把中國和印度看作是神秘莫測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種情況已經逐步改變。特別是在信息化的時代,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了。歐洲中心已經不複存在。中國是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它與外國的交流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東西方的教育交流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至今仍有許多外國朋友告訴我們,他們不了解中國。因此開展國際交流是極為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