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八卷:顧明遠教育口述史 顧明遠教育演講錄

中小學教材審定工作

字體:16+-

1986年9月22日國家教委成立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和各學科教材審查委員會,提出今後編寫教材實行“一綱多本”和“編審分開”的新體製,這是我國教材建設的一次重大改革。為什麽說它是一次重大改革呢?可以回顧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小學教材編寫的曆史。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中小學教材一直實行全國統一編寫教材,統一使用一套教材,所謂“一綱一本”。新中國成立初期是由中小學教材編審委員會編寫和審定教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以後,就由教育部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教材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審定、出版,通行全國。現在要實行“一綱多本”,就是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由國家教委聘請專家編寫,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公布,全國是統一的,然後各出版社、各大學或教育機構甚至個人都可以申請編寫教材,經過審定委員會通過後在全國發行。過去教材的編寫和審查是不分家的,現在要實行“編審分開”,就是說要打破過去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製度,把編者和審者分開,以保證“一綱多本”的質量,所以專門成立了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

其實,說過去就是“一綱一本”也不太確切。因為有些實驗學校都使用自編教材,如北師大實驗小學和北京景山學校就是使用“五四”學製的自編教材。因此說“一綱一本”是就全國範圍而言,不排除有個別現象。

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由20人組成,由何東昌任主任,副主任有沈克琦、邢家鯉、柳斌、王明達和我,各科審查委員有111人。參加審定委員會的還有我校丁爾陞教授和鍾善基教授。我校19位學科教學論的教師參加了審查委員會,是各科審查委員會中的骨幹力量。

在成立大會上,何東昌代表國家教委講話,強調編寫教材要把教育的實際效果放在第一位,編寫出高質量的教材,使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學得好,大多數教師經過努力能夠教得了。這就意味著新編教材要比過去的教材適當降低程度,不要偏難、偏深。但這個問題引起了爭議。有的專家認為,程度不能降低,否則會影響高等教育生源的質量,不利於天資優異人才的發展;有的專家甚至說,會貽誤一代青年。我不同意這種觀點。我認為,義務教育階段是麵向全體適齡兒童的,是普及教育,不是麵向天資好的學生的精英教育。同時根據我國當時的師資狀況,適當降低一些程度,有利於教師教得了、學生學得好;過深過難,教師教不了,學生學不好,反而不利於質量的提高。在普及的基礎上,對於天資好的學生可以另設一些選修課,或用課外小組活動來彌補。後來我寫了一篇小雜文《讓胃口小的吃飽胃口大的吃好》就是反映了我這個思想。我在雜文中引用了呂型偉同誌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現在的教材太難,一部分學生消化不良,一部分學生沒有胃口再吃些喜歡吃的東西;適當降低程度,可以使胃口小的學生消化得好一些,讓胃口大的學生吃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即有時間學習他感興趣的東西,這樣才真正有利於人才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