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八卷:顧明遠教育口述史 顧明遠教育演講錄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

字體:16+-

1980年,教育部師範司要為新恢複的中等師範教育編寫教育學、心理學教材。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北師大教育係和心理學係頭上,心理學方麵請心理學係係主任彭飛同誌掛帥,教育學方麵本來應該由教育學教研室的同誌承擔。但是,當時幾位同誌都不願承擔此任務,似乎覺得中等師範教育學是小兒科的東西,不值得搞。沒有辦法,我作為教育係係主任,隻好自己承擔起來。當時我找了靳希斌、趙敏成兩位老師,成立了一個編寫小組。雖然隻是中等師範學校用的教育學教材,但我們認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它將影響幾百萬名小學教師。而且這是“**”以後的第一本中師教育學教材,一定要把它編好。為了編好這本書,我們從調查研究著手,走訪了北京的中師教育學的老師,又到全國調查,先到成都、重慶,經三峽到武漢、長沙,又到杭州、上海,走訪了10多所中師,在這幾個城市召開了老師的座談會,收集了中師教育學老師和小學老師的意見。當時我們又參考了國內外教育學的教材,終於在1981年完成編寫,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書一直用到20世紀90年代初,印刷10多次,印數上百萬。這本書雖然沒有擺脫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沒有打破原來的體係,但是和舊版的教育學相比,還是有幾個重要的創新。

1982年6月討論中等師範教育學,前排左二為顧明遠先生,左三為黃濟先生

1981年版中等師範學校專用的《教育學》(左)和1987年版的《中學實用教育學》(右)

第一,關於教育發展的分期,我們既根據社會發展的五種形態來劃分,又重視了生產力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影響。因此,我們把教育發展分為:原始形態的教育;古代學校教育,其中又包括奴隸社會教育和封建社會教育,分析了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認為這兩個社會的教育基本上是一個類型,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與生產勞動相分離,教育具有等級性;現代教育。在論述教育發展的曆史時,我們強調了生產力的發展及我國四大發明對教育發展的影響。例如紙的生產、活字印刷的發明對教育發展的影響,這在過去的教材中是沒有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