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曆史上偉人的對話是黑暗中的燈塔
池田
我十七歲那年(1945年)8月,日本戰敗了。那是一個一片荒涼和混亂的時代。那是個炎熱的夏季,杜甫《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兩句尤其讓人內心難以平靜。
那時我十幾歲,感情豐富,卻是在這種激**的年代中度過的青春。對我來說,有不少書成為我青春的希望和勇氣的源泉。隻要攢了一點錢,我就跑到東京神田的古舊書店去,買來心愛的書,貪婪地讀起來。與曆史偉人的心靈對話,成為我在黑夜中的燈塔。
想必顧先生也一定有相同的感受吧。聽說顧先生在學生時代與同學們組織了文藝團體,還以一種“現在人民正處於黎明前黑暗的世界,但曙光必將來臨”的信念創辦了《曙光》雜誌。我雖不及顧先生博學,但也與親近的朋友組織了一個自主讀書的團體,彼此交換各自的讀後感。我們反複讀了盧梭的教育小說《愛彌爾》以及歌德、席勒、拜倫等人的世界文學作品[26],我把我的感動寫到了日記之中。
我也喜歡讀《三國誌》等中國的古典。《三國誌》是很受日本人歡迎的書,因為得到貴國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等各界的協助,我們在日本各地舉辦了“大三國誌展”(東京富士美術館策劃),作為與中國有關的展覽會,參觀人數超過100萬人,這是曆史上參觀人數最多的一次展覽。
我也非常喜歡讀魯迅的作品。在我三十二歲時,在就任創價學會第三任會長三個月以前,我記過這樣的日記:“翻開《魯迅評論集》——‘什麽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後也該永遠有路。’”(1960年2月4日)這是魯迅《生命之路》中有名的一段。[27]
一定要開辟出一條民眾的勝利與幸福之路,與大文豪的呐喊一道!這種信念正是我作為學會的“青年會長”在向世界和平邁進的日子裏鮮明地悟到的,而這一信念至今也絲毫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