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七卷:魯迅教育思想研究 和平之橋

二、隻有改造社會,才能改造教育

字體:16+-

《懷舊》[3]

本篇作於1911年冬,最初發表於1913年4月25日上海《小說月報》第四卷第一號,後編入《集外集拾遺》。

本篇是魯迅最早的一篇文言小說。小說描寫了辛亥革命時期社會各階層對革命的反映,揭露了地主豪紳和封建知識分子對革命的恐慌以及農民階級對辛亥革命的麻木。同時小說也批判了封建舊教育的迂腐。反映了社會什麽樣,教育也是什麽樣。隻有改造了社會,才能改造教育。

《習慣與改革》[4]

本篇最初發表於1930年3月1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後收入《二心集》。

本文論述習慣勢力改革之難。魯迅應用烏略諾夫(即列寧)的觀點說,“風俗”和“習慣”都屬於“文化”,它的改革是最難的。所以改革者如果不深入人民大眾中去,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並加以研究、解剖、分別好壞,立存廢的標準,那麽,改革是不能成功的。

當前我國有許多教育弊端,如父母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互相攀比,認為知識學習越早越好、越多越好,等等,都與習慣有關。觀念不改變,教育也難以改革。

《〈死魂靈〉第二部第一章譯者附記》[5]

本篇連同《死魂靈》第二部第一章的譯文,最初發表於1936年3月《譯文》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後收入《譯文序跋集》。

《死魂靈》是俄羅斯作家果戈理的作品,小說猛烈攻擊俄羅斯的農奴製度。魯迅翻譯了這部著作,並寫了附記。魯迅在這個附記中不僅講到《死魂靈》作者果戈理未能完成全部著作的緣由,而且特別指出作者對兒童教育的看法。他說,作者反對教師無端使勁、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固然不錯,但是對於環境,不想改革,隻求適應,也沒有什麽用。魯迅在這裏還提到反對學校為了適應社會而教授學生看假洋幣、寫呈文、做春聯等實用主義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