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吸鐵石”——許廣平曾經這樣來形容魯迅。這是多麽形象,多麽真切!魯迅上課的時候,吸引了大批青年去聽講,有國文係的,也有別的係的;課室裏坐不下,就坐在窗台上和過道裏。下課以後在教員休息室裏,魯迅的周圍又有一群青年學生,問這問那。魯迅走到哪裏,哪裏就有青年跟著他。無論是在北京的“老虎尾巴”,還是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抑或是在廣州中山大學的鍾樓上,都有許多青年千方百計去接近他,希望從他那裏多少得到點雨露。據不完全統計,魯迅一生曾經接待過來訪的青年500多人,給國內外友人(其中大多是青年)的回信共5 600多封。魯迅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吸引力呢?這是因為他把教育和培養青年作為己任,把扶植弱小、抗禦豪強作為自己的天職。他是青年的良師和益友,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輝榜樣。
我們從魯迅的教育思想和實踐中可以學到什麽呢?
一、學習他獻身教育事業的泥土精神
魯迅的第一個社會職業就是教師。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其中直接在學校教書的時間是10年;教過的學校共13所;教過的課程有化學、生理學、小說史、文學史、文藝論等;他還擔任過學校的各種職務:中學和師範學校的監學(教務主任)、監督(校長)、大學的講師、教授、係主任以及教務主任等。1927年定居上海以後,雖然沒有再去學校裏任課,但是他仍然十分關心教育工作,時時注意學校的動態。他兩次探親回到北京,都應青年學生的邀請到他任教過的學校和其他學校演講。他還寫作了許多論述兒童教育的雜文,以及支持革命學生運動的雜文。魯迅這樣關心教育事業不是偶然的,因為他把教育工作當作革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年青一代的身上,希望他們將來都成為革命的戰士和闖將。1924年年初,魯迅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會上演講,題目叫《未有天才之前》,他說,要有天才,就要有使天才得到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333]魯迅希望青年都成為未來的花朵,而自己則甘願做培植花朵的泥土。這種泥土精神不正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最寶貴的品質嗎?教育工作者可能自己成為天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千萬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