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有較長時間從事教育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教育問題發表了一係列革新主張和許多精辟的見解。他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的寶貴財富,對於我們的教育工作至今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魯迅來自舊社會,他對舊社會的教育有深刻的感受。他入過家塾、私塾,又進過“洋學堂”,留過學;讀過“四書” “五經”,也學過“西學”。他看透了封建專製教育的腐朽嚴酷,對其極為憎惡;親見洋務派“洋學堂”的“烏煙瘴氣”和空疏無用。在路礦學堂,他開始接觸了西方的自然科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但對國內的“新學”很為失望。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大量地學習西方文明,也厭棄資本主義教育反動偏枯的一麵。他深感弱國人民的痛苦,救國救民的愛國熱情因此更加熾烈而深沉。《朝花夕拾》一書的部分內容描繪了魯迅求學的經曆,表現了他是一個“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魯迅的求學經曆就是中國近代教育史的縮影。魯迅看透了舊教育的弊病,堅決主張全盤改造舊教育,這個主張與他的親身感受有著密切的關係。
魯迅從年輕時就重視教育工作。在他出國留日前,清政府已腐敗透頂,帝國主義勢力步步進逼,瓜分危機迫在眉睫。對此愛國誌士充滿憂憤。1903年年初,魯迅與陶成章等27個留日學生給紹興人民寫了一封公開信,對比中日兩國情況,痛切地指出:“我中國空疏陳迂之教育,必不能敵各國之教育;我中國腐敗朽蠹之政治,必不能敵各國之政治;我中國枯窳拙劣之工藝,必不能敵各國之工藝。”[3]他們急切地呼籲故鄉人民衝破障礙,出外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要“憤思奮發” “更新國政”。b他又在回國前一年發表的《文化偏至論》中說:“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即培育人才。要國家強盛,首先要培育人才。由於事實的教訓和對馬列主義的學習,魯迅後來還認識到,要取得民族革命的勝利和人民的解放,必須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推翻剝削製度要靠革命、靠火與劍,但思想革命與革命人才的培養,在這裏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他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