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我有機會訪問芬蘭,參觀了芬蘭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係統,同時和芬蘭的很多教育同人相互交流。芬蘭教育質量好,教師水平高,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可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芬蘭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安迪·哈格裏夫斯(Andy Hargreaves)等學者曾提出,與世界大多數國家強調“標準化考試”“績效”“競爭”不同,芬蘭走的是“第四條道路”,即信任、創新、專業、民主的發展道路。
芬蘭社會高度重視教育,將教育視為人力資源開發和國際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國家戰略,對教師充分信任。教師不是僅僅作為政策的最終執行者,被無情地驅動著耗盡自己的教育**;相反,他們在包容、信任、尊重的社會環境中盡情發揮教育創造的想象力,自覺、持續地推動芬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同時,他們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創新,享受學習最本真的快樂。我在與赫爾辛基大學原副校長、芬蘭著名的教育家涅米(Niemi)教授對話時,有人問我如何看待中國教育中的減負問題,我腦海裏突然冒出了“教育汙染”這個概念。它很形象、生動地解釋了當前中國教育所麵臨的困境。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有了很大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社會又對現行的教育製度不滿意,朋友聚會都在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有條件的家長選擇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國留學,似乎對中國教育喪失了信心。中國教育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我2014年春節期間12天沒下樓,寫了一篇7萬字的文章《中國教育路在何方》,談的就是這個問題。應該說,每一個家庭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以獲得優質的生活。這是無可非議的,因為教育是社會流動的主要途徑,是人們改變命運的重要渠道。2015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仁川舉辦了世界教育論壇,論壇主題就是“教育改變命運”。教育競爭激烈,其實是社會矛盾在教育領域的反映,社會分配不公、就業困難、貧富差距過大、城鄉二元結構尚未消除、社會用人製度的學曆主義、“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傳統、攀比文化、信任危機等,都深刻地影響著學校內部的教育。當然,教育內部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我們的教育觀念還相對比較落後,人才培養模式相對陳舊,“應試教育”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一些地方政府、學校和家長隻看重升學率,看重考分,破壞孩子自身學習的興趣和創造力,不顧孩子終身可持續的發展。片麵追求升學率是不是可以說是教育領域的“GDP觀”?過去我們搞工業,追求GDP,結果汙染了環境,現在治理起來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北京的霧霾就是典型。如今,以追求“教育GDP”而產生對兒童的危害,是不是也可以稱為“教育汙染”?它破壞了學生學習本真的快樂和創造力的發揮,影響了教育培養人、發展人的基本功能,使教育不斷異化。若不及時治理,未來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後代恐怕會付出更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