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質教育的提出和爭論
素質教育最早提出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5月19日,鄧小平在會議上做報告,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15]5月27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在整個教育體製改革的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條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麵全麵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16]此後,“素質”一詞就不斷見於國家許多文件和媒體報道中。
1987年,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一文中,正式使用“素質教育”一詞。關於“素質教育”的討論就此開展起來。
“素質教育”這個概念一提出,就引起教育界的爭論。學術界從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人的素質是指人的遺傳素質,後天怎麽能改變?有的學者提出,素質是中性的,有好的素質、壞的素質,素質怎麽教育?教育實際工作者,特別是第一線的校長和教師提出,素質教育與教育方針之間是什麽關係?素質教育是不是要取代教育方針?特別是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麵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第一線的校長和教師更感到困惑,他們說:“難道我們過去的工作都錯了,現在要轉軌了?不能理解。”有些教師認為,應試能力也是一種素質,有考試就有應試,不能一概否定“應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