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後至改革開放以前,不僅蘇聯凱洛夫的教育理論統治著我國教育理論界,而且由於蘇聯專家的實地指導、蘇聯教育經驗的廣泛傳播,我國的教育實際,包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教育製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都按照蘇聯教育的模式加以改造。這種改造不僅是為了學習蘇聯,而且是我國當時計劃經濟集中統一所需要的。我們擷其要者進行分析。
仿效蘇聯的教育製度
1951年10月1日,政務院公布《關於改革學製的決定》。新學製原定小學為五年一貫製,入學年齡以七周歲為標準。這就是受蘇聯學製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前的小學是六年製,分初小、高小兩段,入學年齡為六歲。小學分段,不利於工農子女接受完全的初等教育,所以改為五年一貫製,但因為農村條件不成熟,五年一貫製未能實行。後來隨著國家經濟、文化建設的發展,小學就實行了六年一貫製。新學製強調工人、農民的幹部學校、各種補習學校和訓練班在學校係統中的地位。這既繼承了老解放區教育的傳統,又借鑒了蘇聯的經驗。蘇聯很重視幹部的業餘教育,特別是在革命初期,這種幹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早在學製改革以前,1950年4月3日,我國第一所工農速成中學就在北京開學,至6月初,全國已開辦12所。這種類型的學校就是學習蘇聯高等學校中附設的工人係、農民係的做法而建成的。這種類型學校的建設,主要是為了培養工農幹部。因為新中國成立以前工農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在革命根據地的幹部忙於革命戰爭,沒有時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新中國成立以後,各條戰線都需要工農骨幹。為了讓工農幹部能夠到高等學校學習,首先要給他們補習科學文化知識。因此,工農速成中學實際上是高等學校的預備學校,他們要用4年時間學完初中和高中6年的課程。隨著新中國成立後中學裏工農子女入學人數的增加,1958年,工農速成中學也隨之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