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傳入中國以後,隨著中國革命的深入,在革命根據地得以實踐。“五四運動”以後,中國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據地建立了嶄新的工農政權。革命根據地時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蘇區時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據地時期。兩個時期因革命性質不同而有所區別。
蘇區時期處於土地革命和國內戰爭的環境中,為了土地革命的成功和反對國民黨軍事“圍剿”的勝利,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蘇維埃工作服從革命戰爭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1934年1月,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所做的報告中提出,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是:“在於以共產主義的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苦民眾,在於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階級鬥爭服務,在於使教育與勞動聯係起來,在於使廣大中國民眾成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6]這一方針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在中國革命實踐中的運用。
在當時的戰爭條件下,革命根據地不可能有係統的學校製度,主要以幹部教育為主,培養黨、政、軍幹部。蘇區的幹部學校主要有: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創建於1933年11月;蘇維埃大學,創立於1933年8月;中央農業學校,創建於1933年;高爾基戲劇學校,創建於1934年等。蘇區的幹部教育,除設立幹部學校外,還十分重視在職幹部的教育,從中央到各省、縣、區,都經常舉辦各種培訓班,為革命戰爭和各項事業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幹部。除了幹部教育外,蘇區也很重視工農教育和兒童教育。為了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和階級覺悟,各地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以掃除文盲為主的文化運動,采取了各種形式,成立了各種學習組織,有夜校、半日學校、露天學校、星期學校、寒暑假學校、識字班、識字組、讀報組、俱樂部、列寧室、巡回圖書館、研究會等。蘇區的兒童教育實行免費的、義務的和普及的教育。學製規定列寧小學為五年製,分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初級小學三年,高級小學兩年。為了適應農村的情況,列寧小學采用半日製和全日製兩種辦法,將年齡大的能參加生產勞動的兒童編入半日製班。為了使教學活動適應農業季節的需要,規定農忙放假,全年30天。列寧小學的學習與生產勞動緊密結合,勞作實習是教學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