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六卷: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 中國教育路在何方

第二節 教會學校的出現和近代教育在中國的產生

字體:16+-

西學東漸雖然幾近中斷,但外國人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始終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他們為了傳教的方便,在當地辦起了學校。於是,中國大地上出現了一批教會學校。它們是中國近代教育之肇始。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西式學校是1807年最早來華的英國基督教傳教士瑪利遜於1818年在馬六甲開設的“英華學校”。1835年,瑪利遜死後,香港等地教士成立了“瑪利遜教育協會”來紀念他。1839年,美國傳教士布朗(S.R.Brown)在廣州開設了一所小學,但不久就被當地人趕走,遷往澳門開設了一所瑪利遜學校。鴉片戰爭失敗,《南京條約》簽訂後,外國傳教士開始大量進入中國,並在中國辦學,通過辦學傳教。最早辦的學校有:1844年由英國“東方女子教育協進社”派遣的愛爾德賽(Aldersey)在寧波開設的女子學校;1845年美國長老會在寧波建立的一所學塾(1867年遷往杭州,名為育英書院,後來發展為之江大學)。19世紀下半期,隨著美國殖民主義勢力的向外擴張,美國教會掀起了一個國外辦學的熱潮,因而也紛紛到中國來辦學。這一時期美國教會創辦的學校有:1864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在山東登州開設的文會館,這可以說是中國大地上出現的第一所中學,此前教會學校都是小學水平;1866年英國浸禮會在青州設立的廣德書院,後與文會館合並為廣文書院,設在濰縣,到1917年發展為齊魯大學;1864年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柏亨利(Henry Blodget)設立育英學堂,1912年改為中學;與此同時,美國聖公會傳教士裨治文夫人格蘭德開辦了貝滿女學堂,1895年設中學課程等。教會學校數目急劇增加,根據1877年和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兩次“在華基督教傳教士大會”的報告:1876年,男日校177所,學生2 991人,男寄宿學校31所,學生647人;女日校82所,學生1 307人,女寄宿學校39所,學生794人;傳道學校21所,學生236人。學校總數350所,學生總數5 975人。1889年,學生總數達16 836人。[6]十三年間,教會學校學生增加了1.5倍。